同济把手伸向初中 贾秀全把手伸向青训 他们要干啥?
记者南楠报道10月的营口,寒意逐渐包围这座城市。尽管中午时分的气温还有十来度,可一旦太阳下山,气温就降到5度左右。除了低温,还有大风,营口的晚风吹起来,有时候像小刀在脸上划,凉,还带着丝丝痛感。
最近一段时间,尹铂竣练得比较苦,有时候他要从五点半一直练到晚上八点半。如此刻苦,是因为他11月2日至3日要前往上海参加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后起之秀”人才培养计划贾秀全青少年足球精英选拔。一旦通过选拔,尹铂竣可能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足球人生路。
今年12岁的尹铂竣,正处在校园足球孩子的敏感年龄。“12岁退役”的困扰也是父亲尹勋东必须面对的现实。尹勋东经历过业余体校的时代,在那里磨过的他,知道足球是个特别苦的运动。所以每次看到儿子有些疲惫,他总是告诉这个12岁的孩子,没有不苦的训练,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坚持下去。他觉得累点,苦点,对于男孩来说没坏处。
安慰和鼓励给了儿子,尹勋东把担忧留给了自己。“踢球需要时间磨,孩子就这么多时间,要说不担心他的学习成绩,那是不可能的。作为家长,我只能帮助和督促他去寻找一个平衡点。”
尹勋东的担忧,建立在无数孩子的成长经历之上。今年18岁的韦葛宁,五年前入选了上海一家职业俱乐部梯队,练了两年,由于身体发育较慢,在对抗中屡屡吃亏的他不得不在现实和梦想中做出选择。最终,他决定回到家乡继续学业。三年过去了,当初他在梯队的队友,已有人升上了一线队。如今再谈起曾经的职业梦想,相比当初选择离开时的意难平,韦葛宁已淡然了许多。他清楚,自己的职业梦想已遥不可及。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目前,仍是两条平行线。
正因为如此,尹勋东才觉得这次贾秀全指导和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的合作对踢球的孩子来说意义非凡。“都说‘12岁退役’,我儿子就处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在这个关键时刻能遇到贾指导和同济大学在体教融合方面做出这样的尝试,不仅对我的孩子,对全国踢球的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好事。能保证他们上学,又能有高水平训练的机会,孩子将来可走的路宽了许多。”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等7部门和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意见》)和《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其中,《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意见》中的第十条明确表示要“畅通校园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健全校园足球人才成长体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研究论证‘3+4’贯通培养机制,实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新型足球学校、足球学院、职业俱乐部等培养路径衔接贯通,构建足球人才成长‘立交桥’”。
相比韦葛宁,尹铂竣是幸运的,至少他在相同的年纪里,拥有了另外的选择。尹勋东也是幸运的,至少他拥有了能憧憬儿子走上足球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机会,看到了过去许多父亲看不到的希望。
今年夏天的上海,天气多变。六月初,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院长游松辉还穿长袖衬衫。十多天后,上海就进入了烤箱模式,气温陡然上升没有给游松辉一点点缓冲的余地。按照往年的情况,这样的高温天气仅会出现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但2024的夏天却是一个例外。也就是这样的例外天气中,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体教融合之路。
7月19日上午,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与上海交大南洋中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交大南洋中学举行。国际足球学院院长游松辉在仪式上指出,足球学院与上海交大南洋中学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要衔接,旨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这次揭牌仪式还有着一个重要意义,游松辉院长完成了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和贾秀全指导合作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在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和贾秀全指导的合作中,前者承担帮助通过选拔的孩子在上海联系学校完成文化课学习的任务,为孩子们在上海的学习和比赛解决后顾之忧。这短短一句话背后,是游松辉院长一次次思考、一次次考查和一次次奔波的结果,其中艰辛,不言而喻。对那些反复的奔波,游松辉院长并不愿过多谈及。他是游泳运动员出身,经历了“三从一大”的年代,有着中国传统体育人最朴实的优点,能吃苦,不怕吃苦,也代表着同济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同济大学从建校开始就非常重视足球,一直把足球作为最重要的体育项目来开展。今年3月发布的《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意见》中提及“加快推进高校足球学院建设。研究设置足球运动专业并列入高校本科(专科)专业目录,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足球学院……研究设立足球职业学院,推进足球教练员和教师的常态化培养。”事实上,同济国际足球学院早在2017年就已成立,足见同济大学对于足球发展的重视程度。从另一角度来看,足球也是一种教育,而不仅是开发身体机能的运动项目。既然是教育,那么同济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也有着自己的社会职责。
同济国际足球学院是我国第一家国际足球学院。对于国际二字,游松辉院长有自己的解读,“同济大学前身由德国人创立,所以同济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我们和欧洲的交流非常频繁。”游松辉院长说,“成立足球学院的时候,我们也意识到发展足球仅靠自己的力量并不足够,要通过国际交流,依托先进国家的人才和经验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在设计足球学院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要走国际化道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济国际足球学院成立后,迅速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成立了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作为实施教学训练的基地。拥有了自己的俱乐部,国际足球学院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高水平比赛。学院男队近年来都在漳州赛区参加中冠联赛,女队则和上海海港俱乐部合作参加女乙联赛,今年拿到联赛亚军。此外,同济国际足球学院也有队伍参加五甲和五超比赛。
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对俱乐部的规划是至少打到中甲联赛。“俱乐部平台的搭建就是为了提高我们队员的水平,光是大学生联赛,对于我们球员的提高非常有限。”游松辉院长说,“中甲以上职业联赛的队伍可以拥有外援。而我们又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足球学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奖学金政策吸纳留学生来充实我们俱乐部的人员,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与上海交大南洋中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的成功对接,标志着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和贾秀全指导的合作完成了重要起步。这不仅让孩子们在上海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得到了保证,也让孩子和家长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按照合作计划,通过这次选拔的孩子在上海交大南洋中学经过学习后,将有考取同济国际足球学院的机会。同时,孩子们也拥有考取其他高校的选择。一旦进入国际足球学院,学院将通过与国内外职业俱乐部的合作,帮助孩子们完成向职业球员转型,甚至出国留学或者留洋。在孩子们效力职业球队或者留洋的时候,学院将为他们保留大学生资格。这与《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中“对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和一线队的高中生、大学生可保留学籍”的内容相符。
两份《意见》从发布到落地需要时间,可那些踢球孩子的时间不会暂停等待政策的落地。在国足0比7客场惨败日本的关头,同济大学和国际足球学院能够坚定地迈出尝试的步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而这与游松辉院长的执着密切相关。游松辉认为,自己的初心和政策没有关系:“我们不是用政策来帮助自己,而是我们愿意去帮助中国足球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们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从一开始就有一整套设计规划,就是沿着我们的设计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我们和贾指导的合作是这一整套计划的起步。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形成足球人才培养的贯通,从而打通其中的上升通道。”游松辉院长说。
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发布,到2024年,该《意见》发布整整十年。这十年里,越来越多像游松辉院长一样的教育人在足球发展中挺身而出。而中国足球人也没有停止自己思考的脚步,贾秀全指导就是其中之一。
离开中国女足帅位之后,贾秀全指导一直在北京家中休息。闲暇时刻,他仍然关注中超联赛和国家队的比赛,也一直在对过去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期间,不少家长通过贾指导的朋友或以前的队员,送给他一些青少年球员踢球的视频。看着这些喜欢足球,想着成为职业球员甚至将来为国效力的孩子,贾指导觉得自己作为中国足球人,应该做些什么。
年初的亚洲杯决赛前,亚足联邀请了历届亚洲杯MVP前往观赛,贾秀全指导也在其中。观看亚洲杯决赛并和当年的对手们交流后,贾指导感触颇深。在他球员时代,中国队和亚洲对手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比赛经验上,跟强队的对抗落后主要由于国际大赛经验上的缺失。当时的中国队能够在亚洲层面和强队抗衡,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且每个特点下都有一批明星球员。
而现在的中国队,从选材到后期训练的一整套过程中,已经退步到从输人半子到输人一子,再到输人三子。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所以在国家队层面,现在的失利是正常结果。从卡塔尔回到北京,贾秀全指导坚定了自己投身青训的决心。
今年六月,一支中甲球队的投资人有意请贾秀全指导出山带队,亲自到北京邀约贾指导面谈。得知这个消息,贾秀全指导思考了许久,拒绝了对方的盛情,并将自己的手机关机三天。如果这位投资人知道贾指导拒绝他是因为要投身到对中国足球更为重要的青训事业当中,也许他也能理解贾指导的用心。
贾秀全指导12岁入选八一少年队,经历了当年体工大队的时代。有了亲身经历,贾指导很清楚,当年的模式早已不适应新时代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今社会,要成为一个有一定认知层次、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离不开知识的力量,离不开一个正常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足球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规范的基本技术训练,也需要良好的平台培养青少年球员的文化和认知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在球场上的决策能力。这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离不开一条稳定的文化教育上升通道。
一个顶级高校的足球学院,需要顶级的本土教练,而同济国际足球学院的出现,也为贾指导的设想填上了最后的空白。就这样,在第三方的牵线搭桥下,双方开启了这次合作。按照计划,双方合作的第一次年限是6年,涵盖了孩子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和训练阶段。这6年,是一个孩子成长关键的时期。第一次合作到期后的半年内,若双方有意,合作年限将顺延6年。足球和教育,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仅是这次合作可能达到的12年时长,便能体现出这次顶级体教融合中双方的诚意和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里,12年一轮回。这次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和贾导的合作,是中国足球校园足球精英训练全新篇章的开始。
2021年10月离开中国女足帅位之后,贾秀全指导一直很少接受外界采访。以他的执教资历和威望,在国内顶级职业联赛中就业并非难事。然而,贾指导不仅拒绝了来自职业联赛队伍的邀请,更是毅然决然投身青训事业。与此前进入青训的中国足球人不同,贾指导并没有以足校或社会俱乐部的方式进入青训,而是以与知名学府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合作,打造校园足球精英训练。接受本报专访时,贾指导谈到了自己对即将开始的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这个全新尝试的看法,也谈及了自己对中国足球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
◆《足球》:贾指导您好,您即将和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合作投身校园足球精英青训,请问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投身校园足球青训?
贾秀全:从女足下来后,作为教练,要去反思和总结,然后再考虑下一步往哪走。这个期间,也有俱乐部想请我去执教,但我认为在没考虑好前,不要盲目出去。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中超联赛和国家队的比赛,通过横向和纵向表现的比较,我觉得中国足球和亚洲对手之间各方面的差距都拉得很大,而这些差距都是在基础层面上一点点被拉开的。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回归到当年的初心,也就是我自己的成才之路上,通过培养中国足球未来人才的方式,为中国足球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为何会考虑和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合作?
同济大学是个教育水平很高的高校。我以前在八一队的队友,有些退役后就在同济上大学,所以我对同济在足球方面的重视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我也想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为国少、国青,甚至以后的国家队多培养几个人才,这是我的最终目的。
现在正好有同济这个机缘,我也还有这方面的精力,要是不去做这个事,再过几年,可能心气就不一样了。现在不做,以后我可能会有遗憾,我不想把遗憾留给自己。同时,我要感谢同济,下这么大决心愿意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做些事情。同济的足球学院是国际足球学院,他们在将来国际合作的渠道上也有自己的优势。
◆作为优秀本土教练之一,您觉得自己能给校园足球的孩子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带过几批国少和国青的队员,我清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的东西,也就是规范的足球专项能力。在我的设想里,这些孩子能够在校园里学习到文化,又能在球场上真正学到规范的足球技术,能够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真正在足球技术、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上都得到提升。
到了我这个年龄,我觉得应该将我所见的、所经历的,不论球员经历和教练经历,传递到这些孩子们身上。女足亚洲杯、奥运会、世界杯这些大赛我都带队参加了,这些比赛很锻炼人,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在女足身上所经历的大部分都是成功的,而且经历了大赛的检验,所以,我相信把这些经验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一定能成功。还是那句话,我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少说,多干,踏踏实实地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干点事。
◆您想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我来说,我们在放眼世界的时候,还是要强调定性。所谓的定性,就是要反复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有句老话叫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把过去我们好的东西传承下来。以前我们有速度快的,有技术好的,有头脑好的,甚至有身高,这些都是有特点的球员。可能有些孩子身材不高大,但是没关系,只要他技术好、灵敏性强和反应快,一样有机会。这些人都能在球场上的11个不同位置上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作为教练,应该要有眼光去发掘这些有特点的球员,加以培养,这是我接下来重点想去做的。
作为教练员,我们在理解世界足球的发展上不会偏。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首先要打好足球专项技能的基础。基本功打得好,我想打地面就可以打地面,想打长传就可以打长传,进攻拼不过,我还可以通过防守来限制你。战术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还是要落到各种基本的足球技术上。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去挖掘出不同特点的球员做精英训练,希望能够让国家队以后挑选球员的时候能够多一些选择。
◆以前带职业队也好,国字号队伍也好,都有巨大的压力。开始带精英青训后,压力会小一些吗?会来自于哪里?
压力不一样了。现在的压力可能在于将来的成材率。我们有同济这么好的平台,也有经验这么丰富的教练,人才我相信能有,但是能为国家队效力的顶级人才能有多少,是我压力所在。
◆许多孩子的家长现在把足球当成了升学的途径,甚至捷径。您和同济的合作似乎开启了另外一个渠道,让许多人看到了校园足球里的上升通道以及从高等院校到职业俱乐部,甚至留洋的希望。
没错,我认为这些渠道应该打通。孩子们在校园期间我们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而在足球技术上,只有经过规范专业的训练,他们才能够走到下一步去考虑职业足球或者留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