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强调循证医学与多学科合作,对肥胖症临床营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等领域予以详细指导和规范,梳理并规范了肥胖症多学科诊疗方案和路径。
《指南》指出,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在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因死亡中占比由1990年的2.8%,上升至2019年的7.2%。
《指南》明确,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基于体质指数、体型特征、体脂比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症诊断标准四类。其中,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达到或超过28kg/㎡(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为肥胖症。肥胖症的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设定,需综合考虑肥胖症的程度及肥胖症相关疾病的风险。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3至6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5%至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指南》编写委员会专家同时强调,多数超重、肥胖是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来使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肥胖症在临床治疗上无论采取何种办法,治疗基础都是患者行为的改变,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防治效果才会最大化。
主动运动是肥胖症运动干预的重要措施。对于肥胖症患者,运动干预方案应以注重患者安全为原则,在运动风险评估(包括机械性损伤风险和运动诱发疾病风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BMI、体能、基础疾病和肥胖症相关疾病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频率、强度、方式、时间、总量及减重过程中的运动进阶,随访运动执行情况,并进行动态评估,适时根据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改善逐渐增加运动总量和强度。推荐力量训练和自重抗阻训练,增强身体稳定性,保证各项动态训练的安全,减少受伤风险。在减重期间,成年人应该每周进行150至42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在体重维持阶段,应该每周进行200至30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同时进行静态和动态拉伸以增强身体柔韧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