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丨当体育刮起“民族风”
在广西河池学院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板鞋竞速和独竹漂项目的
广西代表队运动员们正积极训练
备战即将到来的比赛
4月9日,河池学院的学生在进行独竹漂训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这些运动员
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广西代表队板鞋竞速项目教练潘聚仟说
“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努力
大家训练非常刻苦
默契度也越来越高
希望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广西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在各民族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一些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
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
这些根植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
兼具趣味和竞技属性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11月6日,广西玉林市民族中学的学生们在进行高脚竞速比赛。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当体育刮起“民族风”
综合效益正不断显现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2014年
广西将“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
4月10日,在河池学院,学生们在“三月三”活动中跳竹竿舞。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在广西
每年“三月三”节庆期间
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
会在各地精彩上演
2019年4月4日,运动员在广西“三月三”期间参加板鞋竞速的比赛。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从幼儿园的孩童
到上了年纪的老人
各个年龄段的人们
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无论是正式的竞技比赛
亦或是节庆活动
大家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氛围之中
每个人都能在这些运动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2019年4月4日,广西队(蓝)和河南队在广西“三月三”期间参加抢花炮比赛。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近年来
广西潜心挖掘
采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美
通过运动会、特色活动、节日庆典等方式
让一大批濒临消失的项目重焕活力
2021年11月4日,在广西崇左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学生们在练习高杆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在校园里
发展传统民族体育
也成为落实“双减”政策
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的新路径
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每学年都会举行校内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同时不断探索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们在练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
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也成为传承者、推广者
在2022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运动会的现场,学生们在进行板鞋竞速的比赛。(受访者供图)
在2024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运动会的现场,学生们在进行抛绣球的比赛。(受访者供图)
而在夜幕下的体育馆或者街角公园里
木球、珍珠球、陀螺、抛绣球等项目的比拼
拉近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
“下班约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
正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新选项
2019年农历三月三期间,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黄洛红瑶寨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长发节,国内外游客云集于此,观看长发红瑶女子集体梳妆,体验少数民族风情。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此外
借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一些地市配套举办了
体育消费季、文旅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
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
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记者:曹祎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