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佩体育网”BaPei.Cn

登录网站网站收藏联系我们

巴佩体育网

导航菜单

用体育播撒希望的种子 ——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启程

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在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12省区市开展。为切实做好儿童青少年体育启蒙,各地围绕体育教学和训练、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师资培训、体育明星校园行、体育思政教育、科学健身普及和体育物资捐赠7项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突出地方特色。日前,部分省区市陆续开启了上半年的体育支教服务。

【吉林】

2025年吉林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由吉林省体育局负责、吉林体育学院作为牵头高校,全省遴选珲春、敦化、安图、梨树、辉南5个县市,覆盖21所体育资源匮乏的中小学校,形成“省级统筹、高校联动、县域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

支教面向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5所省内高校招募志愿者。内容涵盖体育教学、特色活动、资源整合三大模块,希望通过支教协助基层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将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设计趣味化课程,覆盖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等六大项目。同时还将组织校园体育赛事、体育明星进校园等活动,邀请退役运动员开展体育技能示范与励志讲座,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并实施体育物资捐赠计划,联合社会力量为受援学校补充器材,改善教学条件。

3月17日,上半年参与体育支教的40名志愿者已全部到岗,覆盖学生超3000人次。以敦化市为例,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支教团队在当地第七小学、第九小学等4所学校开设专项课程,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运动技能,校园体育社团参与率提升40%。

长春师范大学支教志愿者肖晓彬说:“初到通化市辉南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时候,正值午休时间,操场上学生们生龙活虎地开展着各类体育活动,青春的活力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未来的蓬勃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后,肖晓彬发现学生的体育热情很高,但是近视率和肥胖率偏高,这促使他着重思考该如何在支教期间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体质。“接下来我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眼科学原理设计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的体育游戏,希望通过动态视觉训练缓解孩子们的视疲劳。同时,还计划创编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减肥操,将有氧运动与韵律节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趣味中增强体质。”肖晓彬说,“我将以专业素养为根基,以创新思维为驱动,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吉林师范大学支教志愿者崔艳琦是一名大三学生,在她看来,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挑战,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机会。“选择参加体育支教,正是被活动的意义所吸引。我满怀期待,希望将知识和热情传递给更多孩子。我相信体育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个人韧性。每当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参与体育支教也让我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了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崔艳琦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充分准备。“全新的环境、文化的差异,以及与小朋友们的沟通都是我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在经历了三天的培训后,我也在教学技能方面进行了强化,学习了如何设计有趣且富有参与感的体育课程,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山西】

2025年山西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全面落实全省教育大会关于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刚性要求,以大学生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为依托,希望推动脱贫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提质增效,在体育锻炼中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质,培育正确价值观,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缓解基层学校体育师资不足困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今年,山西省选取了临汾市永和县、大宁县,晋中市和顺县,吕梁市方山县,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开展体育支教活动。并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5所开设体育类专业的高校进行“校、县点对点”服务。为全面提升体育支教志愿者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促进志愿者尽快掌握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身份转变,各支教高校还对支教志愿者进行了全面系统培训,为正式开展支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为做好今年的支教工作,山西省围绕各县项目布局,结合学校教学大纲,统筹安排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传授项目知识和技能。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建体育社团,以“三大球”为重点,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为支教学校打造特色体育活动,开展班级联赛、校内运动会、校级联赛和县域赛事活动。

“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在山西大学体育支教出征仪式上,志愿者们铿锵有力的誓言。当看到队员接过鲜红的支教旗帜时,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志愿者祝程洋说:“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重大。我回想起自己初中时因体育老师一句‘你跑起来像风’而爱上体育的往事,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自己能否胜任体育老师这份职业。”

从“能不能”到“相信自己”,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让祝程洋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在大宁一中,我切实感受到了体育支教给这里的同学们带来的点滴变化。比如体育生刘子豪一开始因为性格,总是缩在队伍的最后。后来在我的‘秘密特训’下,他敢于展示自己了,并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我能行,不比别人差’。这让我特别感动,也看到了体育教育所蕴含的强大力量。期待我们能让更多的学生因体育而感到快乐,学会坚强勇敢。”

【陕西】

2025年陕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上半年将前往汉中城固县、安康紫阳县、榆林绥德县、延安志丹县、西安鄠邑区、渭南富平区6个区县开展活动,预计将惠及中小学生6万余人。

今年,陕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由西安体育学院牵头,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所高校共同参与,将选拔80名在校大学生组成支教志愿团队。为助力支教工作高质量推进,志愿者们在出征前进行了3天的集中培训。培训突出实用性、专业性、基础性,围绕思想政治引领、专业技能训练两大核心版块精心做好课程设置,邀请体育教育专家和优秀体育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实操辅导、现场训练等有效方式,为志愿者传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专业知识,对体育支教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进行全面雕琢与提升,致力于为后续支教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陕西省绥德师范附属小学支教的西安体育学院志愿者陈思良说:“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工具,更是培养意志力、团队合作精神的桥梁。我深知乡村孩子缺乏专业体育指导的现状——他们可能从未体验过一场真正的篮球赛、一次系统的体能训练。我想让体育成为他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为了尽快适应乡村支教,陈思良进行了很多准备。比如和往届支教学长沟通交流,学习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学生之中。而等他真正到达支教学校时,让陈思良印象深刻的是“学生的眼睛亮得惊人”。“他们会主动拽着我的衣角问:‘老师,今天能教我们像电视里那样打篮球吗?’这种对体育纯粹的渴望让我既感动又心酸——他们不缺热情,缺的是机会。我希望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我的指导下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从出征仪式开始,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也略带紧张。看着周围同样怀揣着热忱的伙伴们,我感受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西安交通大学支教志愿者杜明辉说,“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支教,心理方面,我告诉自己要保持耐心和乐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教学技能方面,我重新梳理了体育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有趣的体育课程,还准备了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教学设施不足的情况。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能让更多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体育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湖北】

2025年湖北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与打造县域青少年体育特色相结合,以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为主要形态,希望通过活动推动湖北基层中小学体育课程提质增效,在体育锻炼中提升全省青少年健康素质,培养正确价值观,助力支教地区青少年体育工作蓬勃开展。

今年3月至12月,湖北省将在襄阳市、宜昌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州、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16个市、州、林区,分两批开展湖北省“千师百校”体育支教行动。由各市州体育部门联合武汉体育学院等9所高校,按照“一主两辅”的模式(以优秀在读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教练员为辅),选派志愿者赴各地参加体育支教行动,预计招募志愿者不少于1000名,服务学校不少于200所。

“整个行前培训、出征仪式使我深切感受到并不是我选择参加这次支教活动,而是我听到了乡村儿童青少年的呼唤,这为我参加这次支教活动埋下了精神火种。”武汉体育学院支教志愿者陈子卓说,“体育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双方获益的行动,作为一名来自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卓越的体育教师是我的追求,这次的体育支教活动无疑给了我无比珍贵的锻炼机会。它将帮助我真正地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学生、走上讲台,将体育乐趣、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带给每一位可爱的学生。”

虽然体育支教才刚刚开始,但陈子卓已经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运动的热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进校后不久我们与六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场足球友谊赛。比赛结束后,小伙子们再见面就已改口叫我‘教练’了,大喊着要我教他们足球知识、足球技能。”陈子卓说,这与孩子们给他的“初印象”完全不同。“记得在六年级的篮球课堂上,排队练习时一个小男孩刻意躲在队伍的末端,他说自己害怕尝试、害怕受挫、害怕面对。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当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时,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将会使孩子们朝着思维僵化、害怕挑战、不敢面对困难的方向成长。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学习的方向。希望通过支教,能够帮助更多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真正实现以体育人。”

【江西】

2025年江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日前在武宁县启动,来自江西财经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的21名志愿者和12所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补充武宁县基层学校体育师资力量,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构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主办方希望参加支教活动的志愿者们在传授体育技能、知识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让体育成为推动乡村孩子超越自我、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

江西财经大学支教志愿者王硕说:“支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从小支教的故事都是在电视上看到,但从未想过自己有机会参与。”王硕还记得出发当天下着大雨,到达后,学校与他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没有破旧的校舍,没有泥泞的操场,相反学校的体育设施相对健全,道路也很平坦。初见学生时我只感觉到他们的眼睛好亮,眼神懵懂又带有求知欲,让我一下子就心生出沉沉的责任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坚定。”

“转眼已经来到武宁两周,健美操课是我们为这所学校带来的新课程。因为同学们没有接触过健美操,刚开始难免有些手足无措,部分学生在跳操时会出现想跳但不敢跳的情况,所以我们前期的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跳操的自信。”王硕说,为了解决孩子们动作放不开的问题,他结合本科学习内容,与伙伴们商议出了三个简单可行的办法。“一是分层教学,将动作以正向递进分解、散点组合分解等方法分组练习,逐步提升难度,降低学生的挫败感;二是给予个性化鼓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特别是给不敢跳的学生具体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三是心理疏导,通过主题班会或私下沟通去引导学生正视青春期的变化,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两周的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变得爱跳操、想跳操。看着课上孩子们青春洋溢的笑脸,我想教育的意义或许就是守护这些灿烂的笑容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

网友评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