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安徽推深做实“快乐健身行动”
安徽省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深做实“快乐健身行动”,基本形成了“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2024年参与达标活动超20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42.6%,体质监测合格率为92.2%,人民群众参与健身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体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确保锻炼标准落地落实
安徽省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推进。
每年初,安徽省都会印发《关于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的通知》,明确年度任务,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管理。2024年,市级组织达标测验活动不少于10次、参加人数不少于3000人,县级组织达标测验活动不少于5次、参加人数不少于1500人,各市县均超额完成。
夯实群众健身基层基础
安徽省从完善健身设施、激发健身兴趣、不断满足健身需求入手,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供保障。
突出设施建设。聚焦“小区内”,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小区和行政村健身点14076个,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聚焦“小区外”,建设口袋体育公园458个、百姓健身房468个、“国球两进”项目855个,丰富健身设施供给;聚焦“城市中”,建设城市体育公园84个、健身步道2586公里,不断拓展健身空间。202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0.8平方米。
突出健身培训。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八段锦、太极拳、冰雪和类冰雪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至2项运动技能,每年培训不少于100万人次。
突出赛事引领。打造全民健身“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特色品牌,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常态化举办各类赛事活动,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和省、市、县、乡四级联赛,构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赛事体系。2024年,全省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超过7500场次,近800万人次参加赛事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健身兴趣和习惯养成。
实现达标检测常态长效
结合安徽实际,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创新落实,积极开展达标测验活动。
提档升级省、市、县(市、区)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在健身人群集中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建成1个省级、16个市级、95个县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初步形成“达标测验—体质监测—健身指导—运动干预”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站点。目前,全省80%以上的达标活动由科学健身指导中心组织实施。依托省、市、县三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深度融合达标测验与体质监测,培训1000余名测验技术人员,实现科学健身指导“三个常态化”,即常态化开展锻炼标准达标活动,让体育锻炼成为群众生活必须;常态化开展体质检测,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或指导方案;常态化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为完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高群众对活动的认知度与参与意愿。在科学健指导中心设立“达标门诊”,充分利用好国民体质监测等相关电子器材在达标数据采集中的使用,方便群众达标测试,提高达标数据采集效率;结合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五进”,推进达标活动进机关、进基层、进企业事业单位;融合赛事活动,让群众既参加了活动又检测了锻炼效果;实施数字赋能,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线上自测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达标参与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深入全省各地开展技术指导,从设备调试到数据上传,全流程进行帮助服务,切实用好国家体育锻炼电子证书系统,确保活动组织的专业性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安徽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将持续深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服务内容,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积极推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全民健身事业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安徽力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
相关文章
- 内容加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