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这股妖风吹啊吹
马拉松的参赛人数屡创新高,马拉松的奇葩新闻频上热搜。
随便刷了下,锡马一圈跑下来,拢共上了七八个热搜。
先是说你参加完,只要拿上完赛证明,就给你一份大礼包,什么呢,无锡市住建局牵头、联合全市42家开发商,给你提供最高8万块买房优惠,够有诚意吧,虽然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稍微响了点。
然后还搞了个小花边,一中年男和一青年女因举止亲昵而被网友脑补成了「成都牵手门」,其实挺无聊的,只能说大家伙对那类「野鸳鸯」事件一向喜闻乐见。
不只是无锡,此前苏州马拉松闹出的阵仗更大。
几个人跑着跑着没憋住,找了个地方去解决,结果很会挑地方、跑到人家苏州实验中学校牌下方了个便,而且说是事发地20米处其实就有一排移动厕所,反正这事让人给拍了,苏州市民看到后要比实验中学师生更来火。
一泡尿以外,还有孕妇的事。由于主干道星湖路被封了、也没啥路标指引,一名出了点状况的孕妇差点没去成医院,这事上网后,不少本地人心有戚戚焉,觉得城市光顾着搞热闹派对了、市民基本权益受损。
貌似苏州搞马拉松,历来事儿比较多。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当年中国选手何引丽与非洲选手争冠,最后白热化冲刺阶段,两位志愿者强行要给何引丽递国旗,结果把人家节奏彻底打乱,直接杀死比赛,遗憾获得亚军,这事全网吐槽了好久。
为什么马拉松赛事里奇葩事这么多?
其实也简单,首先就是基数大,去年所有认证非认证赛事七七八八加起来,全国一共搞了749场,总赛事规模705万人次。
鸡鸭多的地方,屎多;人多的地方,自然就是非多。
但不影响各个地方政府对马拉松赛事趋之若鹜、心心念念。
尤其江苏,最喜欢搞马拉松,这几年风风火火办认证赛事的里面,就属它搞的场次最多。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马拉松身上到底有什么魅惑力,这么惹地方政府疼爱?
有人说,说到底就是一门生意,其实未必。
「新华社」最近还发了个评论,专门聊这事,说不少地方搞马拉松都是经营惨淡、亏本生意,还得往里面倒贴财政资金,看着光鲜,实则从账面讲,不少是赔本买卖。
然后你说是为了流量和影响力,有时候也不是。能级高的城市我们先不说,有些小地方搞赛事,其实也没弄到什么声量,相反,还老是因为组织不力出洋相、或过度占用公共资源而被骂。
单靠一个马拉松,小地方你也拉动不了什么经济,顶多活动期旅游住宿显得热闹一点;而大一点的城市,也不缺这点流量,更何况还得往里搭各种成本。
所以如果一定要讲一条关键缘由的话,那只能说,马拉松确实非常适合拿来弄贴金门面、搞政绩工程。
跟你在大公司里混一个道理,你总得运作一些漂亮的事情,年底汇报PPT里得有得聊。
首先,马拉松这事它天然自带一种地方上喜欢的正能量感。
全民运动、健康洋气、老外还多显得特别国际化,而且很适合堆大词、上价值,人生就像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总之,搞这个可以把城市气质往上拔一拔。
另外,现在跑马拉松或者说愿意打卡马拉松的受众确实多,能级高一点的城市,只要你办、就有人来,像这次锡马,动不动有42.9万人报名,报名选手来源国家和地区有64个,人是真的多。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搞马拉松,你不怕冷场。
还有一个,办马拉松,相对于其他大型活动,它门槛低、短平快、性价比高。
路封一封,弄点志愿者协调一下,请点肯尼亚人陪个跑,跟电视台媒体谈好合作,赞助反正有本地金融机构或大企业兜底……这张台子这么简单搭一搭、戏就可以唱起来了。
为什么说它性价比高,关键还有一条。
结案报告写起来真的是好看,联动了CCTV、央视网等XX家媒体,抖音相关话题播放XX亿次,全网曝光量超XX亿次,共吸引XX万人报名参赛、XX人次外地游客到访本地……
总之,交出来的成绩单绝对要写上一个优、再打一个五角星。
所以说这么个事,又正能量、又健康理念、又国际化英特耐雄纳尔、捧场人又多、筹备难度相对又低、又可以没事上个热搜、又可以写到报告里……请问这种好事,不弄它弄谁?
所以为什么马拉松扎堆,因为各个地方都想到一块去了。
只能说,今年办完,明年还得继续追着办。
全国一年也就七八百场赛事,多吗?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
相关文章
- 内容加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