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底,中国足协在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启动了2025年第一期2011年龄段女子精英球员大区训练营活动,这次优中选优的选拔活动,为中国女足青少年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在女足青少年技术团队(含选材组、教练组与技术分析)的全程参与下,这场为期6天的综合选拔工作顺利拉开帷幕。活动期间设计了身体与技术测试、趣味训练、不同形式的比赛以及心理课程培训与心理测试等内容,希望通过丰富的内容设计全方面的观察与了解球员的特长与特点,从而为球员选拔工作做好有力支撑。
开营前夕,南北区的工作团队与技术团队通过线上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和工作内容,中国女足技术总监迈克尔·穆勒在会上分享了其工作理念:“打造青少年球员可持续发展计划、提升青训球队教练员能力水平实现从上至下的统一布局与从下至上有力衔接的青训发展体系,为自2025年起每年一届的U17女足亚洲杯与世界杯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是接下来工作的核心。”
为挖掘优秀苗子,训练营技术团队在前期受中国足协选派,赴全国各赛区考察优秀与潜力球员,并利用选材工作手册内容统一选材工作目标、方式方法以及评估标准,同时通过球员数据管理系统记录选材相关信息,最终从球员库中选定了参训球员名单。为保障训练营顺利开展,除技术团队外,还配备完善的工作团队,包括:测试人员、医务人员、培训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工作团队和技术团队训练营期间全部以保障球员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情况下完成球员选拔工作。
随着相关工作开展,一种重视可持续性、趣味性、全面性、综合性的青训发展理念,正逐步下沉到小年龄段的基层工作中。中国足协女子部选材团队成员郑小田指导对此进行了分享:“通过建立教练员人才库来支持训练营中的技术工作,并通过工作的开展为教练员们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以及有效辐射选材工作目标、理念等,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同时统一思想与目标。”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团队遵循球员长远发展导向思路,在选拔球员时除关注其身体与技术测试数据和实际训赛表现外,还会通过关注球员生理年龄、踢球年限、家庭情况等信息以及场下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给到晚发育球员更多的关注与机会。来自苏州女足的中场球员王梦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身体条件相对瘦弱,但其扎实的技术以及优秀的学习能力在场上很好的担任了“大脑”的角色,同时还能胜任多个位置。同样来自苏州队的教练高闯介绍道:“球员在地方球队大部分时间会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面,我们希望在训练营的活动中里,通过这种没有成绩压力却技术水平较高的比赛,帮助球员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工作节奏比在职业俱乐部还要快,团队成员非常团结,专业性非常高”,来自西安的教练赵彭说道,除了正常开展训赛工作,期间教练组每晚通过回顾视频以及视频剪辑反复观察球员表现,以及复盘训练内容的合理性,并在隔天上午为球员开展专项课程分享,并积极引导球员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同时提高球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浙江嘉兴女足的万事如意,因在首场十一人制比赛里自认为发挥不佳,在晚上的集体活动中依旧忧心忡忡。负责该组的教练谢韩指导与她进行了沟通,鼓励她卸下心理的包袱,并询问其名字的由来,“是我爸爸取的,希望我能事事如意。但小时候刚进体校时,全封闭的训练让我想要退学,转折点是我在体校的第一个生日,我教练抱着蛋糕突然出现......虽然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个蛋糕是我妈妈特地开车从家里送过来的,但这个事情让我开始适应了体校的生活”,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敞开心扉的万事如意,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渐入佳境。
走进基地的阶梯教室,心理课程培训老师正在给球员开展测试活动 通过认真填写多张问卷,结合电子仪器测试,共同生成球员心理测试报告为技术团队的选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过去我们更关注技术层面的提升,现在心理层面的引导与测试同样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计划重点中”,高闯介绍到。目前,心理课程培训已深度融入训练营日常安排:训练课中增设了趣味网式足球、团体乒乓球等娱乐性竞赛,战术分析课后增设各小组“复盘会”,休息日更统一组织体育主题励志电影观看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心理老师张凯和刘羽不约而同地观察到:“孩子们开始主动运用学习到的心理概念来分析自己场上的表现,这是认知层面的质变。”
异常紧凑的六天过去了,选拔工作落下帷幕,当科学的心理疏导化作春溪浸润根系,一种悄然的力量正在未来球员们身上酝酿——直视强敌和面对失败的勇气、落后时耐心组织的清醒、将足球真正融入生命的从容。当属于新一代的春日绽放,芬芳中的自信首先源于磨练个人技术付出的的艰辛,同时请不要忽视成长中受到的尊重、理解与关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