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年的东京是拉开新一年六大满贯的序章,那么来到“爱国者日”,则是感受波士顿这场最古老赛事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场始于1897年、横跨三个世纪的比赛,波士顿因其超高的门槛(BQ)以及难度赛道出名(心碎坡、尖叫隧道),也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推动马拉松运动性别平等以及见证人类在爆炸案后展现的韧性等诸多意味吸引各地跑者前来。
2025年,这场古老的赛事来到第129届,而作为赛事的主赞助商adidas,一如既往为跑友们带来波马限定装备。
相较往昔将经典的黄蓝波马元素与品牌旗下系列产品结合,在第129届的波马,品牌将其旗下与波士顿结合绑定最深的BOSTON系列新品发布放置在波马开赛前。
在第129届的波马,穿上ADIZERO BOSTON 13,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赛道与跑步文化。
历史、传承是波士顿马拉松最重要的部分。在全新ADIZERO BOSTON 13的演绎上,adidas没有选择一种新的色彩搭配尝试,而是将我们带回到三十年前。
上世纪90年代,adidas以蓝绿配色为波马志愿者打造了EQT系列服饰。该系列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和复杂的元素,以简洁的线条、单纯的色彩和基本的款式来呈现服装,突出服装的实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在全新BOSTON 13的演绎上,品牌从EQT系列汲取灵感,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性能调校都以此出发——
配色上,新款的BOSTON系列以简约大气的蓝绿配色和白色构成核心主题;而在功能性上,在保留前代优秀设计的同时adidas通过对细节的完善以及更优质材料的提供,来进一步增进鞋款的运动表现力。
具体而言,adidas通过增厚13.8%用料的LIGHTSTRIKE PRO配合升级的ENERGYRODS 2.0仿生劲爪玻纤柱在使得中底脚感更软弹的同时在支撑反馈上更近一步,轻量软弹中底配合强硬内嵌板满足更多速度玩家对鞋款在高速竞训节奏下的需求。
此外,通过对鞋舌鞋领衬垫的填充以及采用与PRO 4相同的LIGHTTRAXION压力测绘大底+CONTINENTALTM马牌防滑橡胶,使得鞋款在奔跑时能带给跑者更高的舒适度以及在应对各类路面情况时更加从容。
稳中有进是现场听阿迪达斯产品总监分享鞋款时的第一感受。而她谈及在设计过程中与包括2024英国大北跑半马冠军阿贝尔·基普春巴、韦尔登·兰加特和2023北马女子冠军维比安·切普基鲁维等阿迪达斯职业运动员进行的多达4轮的测试,则让我们看到阿迪达斯对产品瑕疵的0容忍和高要求。
与会现场,adidas还通过历史档案馆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BOSTON系列的一路走来:1982年,以历届波马冠军为灵感,adidas打造了BOSTON系列鞋款,早期版本以舒适性和耐用性为主,采用橡胶外底和网眼鞋面设计;1984年,为致敬第88届波士顿马拉松,推出 BOSTON Super,首次引入多项升级,如改进的鞋面结构和外底设计。
大众如今熟悉的BOSTON系列鞋款则更多是加入ADIZERO家族后,2010年,BOSTON系列归入ADIZERO 0 系列竞速矩阵,致力于凭借前沿技术将其打造为适用于竞训备赛的运动表现型跑鞋。2012年,系列鞋款首次采用马牌橡胶大底;2014年,鞋款首次采用BOOST科技中底...然后是直到今年波马赛前的BOSTON 13。
从传统训练鞋蜕变为科技驱动的竞速利器,透过系列产品40余年的发展变迁以及科技革新,我们能看到故事的延续与传承以及adidas品牌对于更优秀产品力的不断追求。
而这份产品力,也具现在98 跑上脚全新的 BOSTON 13 后。
BOSTON 12被讨论最多的点在于后跟填充不足导致的尺码相较偏大以及部分跑者在上脚时会存在磨脚的问题,除此之外,该系列在性能方面无其他瑕疵,是一双非常优秀的竞速训练鞋。
在初体验BOSTON 13时,我们也是依托于跑友们网上对于BOSTON 12的讨论,重点关注了这两点。
相较于同尺码BOSTON 12上脚的偏大,因为后跟填充更足,这一代的尺码回归正常,跑友们无须买小半码。
舒适度上,拿到BOSTON 13后我们有在日常的慢跑、渐加速跑、节奏训练和长距离中感受这款鞋,前前后后跑了有100多公里,并没有出现磨脚的情况,且实测者偏高脚背宽脚掌,所以大多数跑者应该不太会出现前代的磨脚问题。
性能上,各类训练场景感受下来,BOSTON 13在一些偏快配速下的训练表现更好。在慢跑时,你不太能感受到这款跑鞋在性能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不过也是拥有足够舒适性的脚感。
但是随着训练中逐渐将配速拉起,就会逐渐感受到来自中底 LIGHTSTRIKE PRO + LIGHTSTRIKE 2.0 双密度闪击泡棉配合ENERGYRODS2.0仿生劲爪玻纤柱所带来的强劲回弹。
这种感受在一趟15公里前慢后快的训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以5分30秒完成前10公里训练课时,对鞋款在包括稳定、回弹、助推方面的感受都不深,但是当后5公里从4分30秒逐渐加速到4分配速,能明显感受到来自前掌蹬地后带来的回弹反馈,跑得快时体感反而要比慢跑时舒服很多。
随后在一些偏节奏间歇的训练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慢跑热身时,平平无奇,但是当逐渐顶到T配速,干脆利落的脚感就显现出来。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时BOSTON 13的稳定性。
在穿着厚底碳板跑鞋进行此类训练时,过弯需要额外分出精力注意脚下,特别是伴随着场地跑者众人的情况,但是BOSTON 13的中底相较没那么厚,过弯时更稳,所以可以更安心于训练时的全力输出。
当然,稳定性出色绝对不单单是中底厚度的功劳。鞋面的支撑包裹以及外底的抓地力都是影响因素。场地训练鞋款的抓地力基本都不会太差,重要的是在相较湿滑的路面以及一些偏碎石子和凹凸不平的路面。
其他方面,BOSTON 13的感受就是虽然前后掌落地的跑者都能轻松驾驭这款鞋,但是对于偏中前掌落地的跑友来说,穿着BOSTON 13体验要更好一些,也更能感受到这款BOSTON 13的性能魅力。
整体而言,BOSTON 13是一场非常适合竞速训练的跑鞋,98跑比较推荐进阶及以上的跑者在日常训练中穿着,适配大多数训练场景。
至于推荐的原因,除却性能外自然是adidas训练鞋出众的耐久度,你完全可以穿着它使劲造儿,然后等待下一代的BOSTON系列到来再更换,或者等待再下一代。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每年爱国者日上演的精彩对决不断丰富着波马的内涵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而伴随着每年的波马,BOSTON系列也在迭代更新中与这座城市、与跑者链接的更为紧密。
我们或难以达标BQ,或不会去往波士顿朝圣,但我们可以穿上BOSTON,用奔跑,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波马故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网友评论